返回

仙秦大帝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三章 想明白了一点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想明白了一点事

    于兵刚刚死里逃生,惊魂稍定,听那老道说自己不过还有一个月之命,心里又是大惊。就听到老道说还有一线生机,不由的心里一喜,正在凝神静听,却发现老道已经气息全无。

    气的于兵狠狠的踹了这木台一脚,却也无可奈何。这一夜变化太大,于兵实在是想不明白。怎么就莫名其妙的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,居然有什么仙家道法,最离谱的是,自己莫名其妙的就剩下了一个月的寿命。

    跳上高台,见老道满脸是血,早已气绝,于兵随手搜检了一下,除了一柄短剑,一卷帛书,再无所获。于兵将短剑帛书拿在手中,心道:“这鬼谷老道虽然对我下了毒手,可临死前自知已错。他拼命和我同归于尽,也要守护这片大地,值得佩服。”随即把老道的尸体在台上摆好,收起七盏古灯,将灯油浇在木台之上,随后跳下,点燃高台,将老道火化。

    拿起一块木板,奋力挖了一个坑,将老道的骨灰舍利等葬下,堆起一个坟包,捡起一块未曾烧尽的木枝,在木板上写道:“鬼谷子之墓”将木板插在坟前,敬了个军礼。

    由于收到了天灵地魄的攻击,时间虽短,却很是致命。头发疯长,瞬间白头,便是寿命流逝迹象。还好手里突然出现的星图,压制了天灵地魄和鬼头,暂时无忧,于兵却觉得疲惫不堪。

    在鬼谷子的墓前缓缓坐下,拿起刚刚收起的帛书,慢慢阅读。于兵家中世代书香,藏书极多,因此他少年时,读过很多的仙侠列传,志怪小说,对飞来飞去的仙人侠曾经非常羡慕。哪个少年心中,不曾有过仙侠梦?沉迷之下,于兵翻遍家中的藏书,终于找到了一本无皮少页的古书,也不知何人何时所藏。而书中讲述的,正是道教的虚空观想法,观想整个宇宙星空。据书中所载,一旦修成,便可羽化升仙。

    于兵少年心性,如获至宝,按照书中法门,偷偷修炼多年。不过除了觉得身轻体健,百病不生,也没有什么神通显现。家中是书香门第,于兵却是喜欢舞枪弄棒,家人很是无奈,顺着他的脾气,便送他去参军。于兵到了军队后,才放下了这些虚妄的念头,专心学习军中体术,终于成为精英特种兵。不过当年为了能读懂古书,于兵曾经刻苦学习上古文字,对汉隶,小篆,大篆,甚至甲骨文字,都学过一些,因此对古文所识颇多。此地球虽然不是于兵出生地球,不过相当于平行宇宙,因此发展大同小异,这本帛书,便是纂字书写。于兵细细研读,倒也认得。

    这帛书正是鬼谷子所著,老道百年修行,在这个地球上早就学究天人。觉得诸子百家各有修炼法门,称呼不一,甚是繁杂。受到大秦一统后,秦始皇统一文字等举措启发,鬼谷子将各家修炼法门境界,编撰成统一的称呼。由于这个地球修炼法门都是引星力入体,锻体杀敌,皆为星力。鬼谷子根据星力的威能不同,分为七种星力境界,分别为月华之力,行星之力(金木水火土五行,皆为行星之力)。烈阳之力,亮星之力,红星之力,超星之力,黑洞之力。

    不过鬼谷子虽然多年修为,也不过是初入超星之力,至于黑洞之力只是略知一二,未曾感应得到。至于最高的宇宙元力,鬼谷子也不过略记了一笔,修炼至最高境界,便是宇宙元力。至于如何修炼,宇宙元力的威能,鬼谷子也是一无所知。老道更想把自己的功法完善,期待更进一步,因此并未留下修炼之法。至于更高的修炼法术,当然更无记载。

    因此于兵身体被黑洞之力改造后,宛如黑洞,吸纳诸多星力。鬼谷子也不识这是黑洞之力,还以为于兵修炼的是传说中的魔功,吞星魔功。要主动吞噬各种星力和修士精血增加修为,于兵此番下界来吸收血魂,借此星球躲避天雷大劫,众生涂炭。老道为了守护众生,因此舍身和于兵拼命。

    于兵静心细读,直至末页,闭目思索良久,终于确认了一件事:“穿越了!被这该死的黑球,带穿了。不仅穿越了时间,来到了千年前的秦朝,还穿越空间,来到了另外一个地球,一个能修真的地球。”于兵喃喃自语:“这叫什么事啊!我当兵当的好好的,没干过啥坏事啊!除暴安良的好事干了不少,怎么就把我给穿了呢!我什么星力都不会,怎么在这个地球上活命啊,也不知道现在修炼,是不是还来得及!”

    看来看自己的小手,又暗自庆幸了一下,还好!时间流速不一样,虽然穿越到了这千年前的地球,自身不过年轻了十岁左右。估计自己的身高,时间应该回流到自己十五岁左右。一下子年轻了十岁,心里刚有些高兴,猛然间看到手心里的狰狞血色鬼头,想起老道说,自己不过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了,不由得又失落起来。

    不过于兵身为特种兵精锐,多年的艰苦训练,早就让他的神经坚韧如钢。多次出生入死的完成任务,更是让他将生死置之度外。稍稍失落下后,于兵伸出右手,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脸,道:“这不过是一个新的任务,一定要完成。老道临死所说,想必不是骗我。只要我找到那个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,就有机会回家!很好!还有一个月的时间,一定完成这个任务!”

    决心一下,目光

第三章 想明白了一点事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